阅读历史
换源:

第12节

听书 - 正史野史都详实记载的一位“白日飞升”的女仙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6 +
自动播放×

御姐音

大叔音

型男音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修炼至此,打开了天门,五脏六腑乃至整个体腔的经络得到了很好的深层次的疏通,上中下丹田气息畅通无碍,连为一体,气有时沿体腔向上从头顶冒出,但同时也感觉到任脉之气沿经络向下流动,自成体系,互不干扰,所谓顺逆自如,也就自然达到了三田合一,中脉贯通。藏密功法里有三脉七轮的说法:即左、中、右脉,海底轮、脐轮、胃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对此我倒是没有刻意用意念去观想和注意,但也在功中会感觉到丹田(脐轮)的气场旋转,闭目入定中,可真切看到天目穴位置碗口大的金色光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深入定中,有时会突然看见有一个自己坐在对面(幻觉),就好像照镜子一般明了清晰,然后感觉身体像吹气球般迅速向外膨胀,瞬间虚无融化。道家讲“身外有身”,功夫深到一定境界,何止一个身外身,会感受到百千万亿化身,充塞天地。有时还感觉自己像山脉一样高大,甚或与山脉合为一体;有时也会看到一些神神鬼鬼的幻像,只把他当做魔境,心不为所动,因为知道那只是功中的幻觉,不可当真。当持“见相离相”、“诸相非相”之见识,可避免走火入魔。

某一天,忽然眼前稳定的光感变成无数细小的白色光点在飞舞,这就是古人所谓“天花乱坠”、“雪花纷飞”,这是要出阳神的前兆了。此后,无论练功还是不练功时,会常常感觉有个东西从头顶冒出去,好像是气流,也好像是电流之类的能量,直到有一天深入禅定中感觉有个火柴盒大小的小人从头顶冒出去升到空中,不知所踪。

有人会说,古人不是说过:“温养三年,婴儿老成,直至九年,功圆行满,阴滓尽消,一神可以化百神万神”,没有把他收回来,那岂不是阳神丢失了么,当然不会。我的感觉是,此时人的后天意识(显意识也叫识神)已经明显淡化、隐退,所谓第七识(潜意识)和第八识(先天意识也叫元神)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在穿透我们身体的宇宙能量场的感应下,自我意识通过顶门与宇宙能量场接通的感觉,也即大脑中意识的一部分好像离开了身体,开始天马行空,不是真的有一个阳神飞出体外,只要自己心不迷性不乱,安坐不动,收功后自然形神俱在。吕祖早就明示过:“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当然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从未见过的人和事、景物,好像还能回到过去遥远的年代。至于有无前世今生,有无三界六道轮回,我等凡夫,没有开悟,不敢妄下结论。有时还会感觉到自己的意识在宇宙银河星空中遨游,所谓“神游万仞,精骛八极”,甚至能看见闪亮的星辰从自己身边迅速掠过,正如重阳祖师描述的那样:“形神俱妙,出有入无,炼神与太虚同体,返乎无极之真道,合乎元始之妙境。观天地在玄妙中,如太仓一粒黍,太虚一片云耳”。

继续修炼下去,有一天会觉得自身气场无限向外延伸扩展,深入禅定中恍惚之间觉得自己变得无比高大,顶天立地的感觉,古人所谓“充塞天地”、“天人合一”,然后天地和自己慢慢地收缩变成一个没有边际的极薄的平面(我的个人感觉),在这个平面里,有无数条柔和的白色光线,又好像是无边无际的白雾,混混沌沌,一片白茫茫,没有长,没有宽,也没有高,一切都静止了,停顿了,这种感觉真的用语言很难形容,这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状态应属“零维空间”的范畴。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道,就是宇宙的规律,天地万物的实相,也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修炼至此,亲证“道”的本来面目,算是初步“合道”了。继续深入修炼下去,直到有一天,这个无边无际的混沌也在定中融化分解了,天地万物和自己的身体分解为无数尘埃颗粒,遍一切处,感觉处处有我,无处不是我,又何止百千万亿化身。至此进入古人所谓“虚空粉碎”的境界,深入“炼虚合道”。

这是我在实修中关于“炼虚合道”、“虚空粉碎”的亲修实证之体验,至于其中义理的阐述,古今之人反复论述,长篇大论,互为引用,多为抽象理论的表述,且玄奥难懂,即不得其意,更不能得其修炼之法,如执着于其中,会落入“法执”,为“法”所缚,故在此不做赘述。除了对其理论的领悟之外,其实应有具体的可供实修操练的步骤,并非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的体会就是,无论修炼到多么高深的境界和层次,在修炼的每一个阶段和次第,都会有相对应的实实在在的功感功态和具体的功景功验,真实不虚。我今依自己浅陋的理解,亦总结概述如下:“破我执相,弃有为法,安住虚空,成就千万亿化身,是为炼虚合道,虚空粉碎也”。

“炼虚合道”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至此“命功”已无功法可练,“性功”修炼却是永无止境,想要达到道家所说的“复归无极”,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究竟圆满”,最终达到无修、无证、无学、无为,这是每个修行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我等凡夫也许穷其一生也不能得,只是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精进修行的动力,不可执着于此,堕入佛家所谓的顽空,空耗了人生大好时光,岂不可惜,对此要有清醒认识,人生在世修行的目标仍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利己利他为第一要旨,于工作、于家庭、对事对人都要负起责任,尽心尽力工作,无愧于心做人,脚踏实地修炼,那些所谓飞天遁地,奇门法术,成仙成佛都是堕入魔境和邪道,让自己不得解脱。佛家也说过,真如自性、真心既是佛性、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又何须舍本求末,向身外求之呢。世尊释迦摩尼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修行人也应有如此认识。

本文至此,暂告一段落,我乃一介凡夫,修行功力尚浅,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惟望各位同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倘能有些许启发,我心足矣。

日期:2018-06-1818:38:52

净乐宫何爷,不饮不食

何爷是30年代到40年代净乐宫的一名老道士。净乐宫坐落在武当山下70余里的均州城里。何爷修功很特别,他不择僻静清幽处,而端端坐在城里的大街上闭目打坐。先是人们当热闹看,可无论人们怎样指手划脚谈论,他总像泥雕一样坐在那里不动。有些人爱逗趣,常常不休地贴着何爷耳朵问话,故意搅他。可人们后来就见他耳朵塞着棉絮,嘴巴上贴上膏药。

净乐宫离当时的县中学、县小学都不远,学生娃儿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这儿过。日子长了,有些淘气学主就使坏,凡从这儿过,就捡石子瓦片打他。何爷后来不得不转回大殿打坐修功。

何爷在大殿打坐,学生娃儿们又发现一个怪事,见何爷一坐几天都是老样子,好像从不吃东西。于是,他们就想做个试验证实一下。一天,学生们弄来一把大铜锁把大殿的门给锁上了。锁上后,把这事也就忘了。一直过了两个星期才突然想起来,就赶快去开门,生怕何爷饿死了。谁知开门一看,何爷还是一动不动坐在那里。50年代,何爷不知去向。

play
next
close